土壤改良歷來是世界性的難題,僅我國就有5.2億畝鹽堿地分布在23個省、市、自治區。超過一百個城市。"春白茫茫,夏濕水,種樹樹不生,草草不長",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鹽堿地堪憂的現狀,世世代代都在為這一“白色沙漠”嘆為觀止。
利用礦源黃腐植酸鉀肥改良鹽堿。
為了解決鹽堿地改良這一世界性難題,腐植酸研究者經過多年的研究與綠化實踐,發現改堿肥是一條行之有效的捷徑。而改堿肥市場前景廣闊,科研人員緊抓這一切入點,研制出了以腐植酸為原料的改堿肥——礦源黃腐酸鉀;它能降低土壤鹽分,降低土壤PH值,顯著提高植物存活率。
百里鹽灘是荒漠中的“綠色禁區”,規范規定了腐植酸研究開發的礦源黃腐植酸鉀為專用改堿肥。現在,百里海灘林草茂盛,綠樹成蔭,鹽灘綠色夢想成為現實。
屬于中度鹽堿地,施用20噸腐植酸研制的礦源黃腐酸鉀種植四萬平方米高羊茅一下子就能成功,綠色期比對照延長20天。
礦物源黃腐酸鉀對鹽堿改良效果。
礦源黃腐植酸鉀作為土壤改良劑,能使土壤疏松,改善土壤理化狀況,破壞鹽分沿毛管孔隙隨水分升高的條件,礦源黃腐酸鉀是一種良好的離子交換劑,能減少表土鹽分的積累,降低表土含鹽量,氯離子具有很強的吸附性,礦源黃腐酸鉀陽離子交換量大,在壓鹽法處理土壤溶液中,能加快鈉離子交換速度,氯離子沖刷速率還可以使表面鹽逐漸減少。
堿土上施源黃腐酸鉀,其中的酸可中和堿性,同時替代吸附鈉離子,使土壤PH值下降。